From a0cbe9888adf8386e7145520b1ccacbc15b2b755 Mon Sep 17 00:00:00 2001 From: Tevin <tingquanren@163.com> Date: Thu, 20 Mar 2025 18:21:56 +0800 Subject: [PATCH] 知识库文档,前端工作共识完整版 --- _cursor.ai/工作共识.md | 102 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 _cursor.ai/文档说明.md | 4 -- 2 files changed, 102 insertions(+), 4 deletions(-) diff --git "a/_cursor.ai/\345\267\245\344\275\234\345\205\261\350\257\206.md" "b/_cursor.ai/\345\267\245\344\275\234\345\205\261\350\257\206.md"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..e4e4112 --- /dev/null +++ "b/_cursor.ai/\345\267\245\344\275\234\345\205\261\350\257\206.md" @@ -0,0 +1,102 @@ +# 前端工作共识 + +尽管我们来自五湖四海,有着各自不同的编码习惯,但现在我们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。为了使团队合作更加流畅,减少沟通成本和内耗,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。 + +## 1 代码首先是给人读的,其次才是给机器运行 + +团队开发与个人开发最大的区别在于:你身处一个团队中,大家需要相互配合。因此,**让代码容易阅读是你应尽的责任**。 + +### 1.1 代码命名必须有实体意义 + +> 好的代码,就像阅读小说一样流畅自然,看到哪里就能理解到哪里,是一种愉悦的体验,而不是像侦探破案一样需要推理猜测。 + +要实现良好的阅读体验,代码命名必须包含与业务相关的真实实体名词: + +| 改前 | 改后 | 意义 | 实体词 | +| :--------------- | :--------------------- | :----------------- | :-------- | +| onValueChange | **onNoteValueChange** | 备注的值改变 | note | +| onSelectChange | **onFillSelectChange** | 充装记录的选择变化 | fill | +| onSelectedChange | **onSpecSelectChange** | 充装规格的选择变化 | spec | +| onItemChange | **onPriceTypeChange** | 价格类型变化 | priceType | + +这样的命名方式带来两个显著好处: +1. 做无关模块开发时可以快速跳过不相关代码 +2. 做相关模块开发时一眼就能确定要查看的代码 + +同时,让实体名词承担功能表述的作用,能让代码维护更依赖阅读而不是记忆,极大减轻记忆负担。 + +### 1.2 设计良好的模块与分层结构 + +优秀的代码结构应该是有序且层次分明的,而非杂乱无章的流水账。良好的模块与分层设计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掌控和阅读代码: + +#### 1.2.1 显示与业务分离 +将显示层与业务层清晰分开,各司其职: +- 显示层:专注于信息呈现和用户交互 +- 业务层:专注于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 + +这种分离使我们能快速定位问题所在——是界面问题还是数据问题,一目了然 + +#### 1.2.2 主流程与次要操作分层 +对于复杂的操作流程,我们应将各个操作步骤封装为独立组件: +- 主流程代码:保持简洁明了,仅包含关键流程和组件引用 +- 子组件:承担具体操作细节,各自负责单一职责 + +这样设计后,主流程代码变得清晰易读,概览全局更加轻松。而当需要关注某个具体步骤时,只需查看相应的子组件即可,无需关注其他部分,大大提高了代码的掌控效率 + +#### 1.2.3 公共代码复用 +模块化设计使代码复用变得自然而简单: +- 通用功能抽离为独立公共组件 +- 跨页面的相似逻辑统一封装子组件 +- 跨项目公共资源共享,减轻决策负担 + +这不仅减少了代码冗余,还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+ +## 2 思考先行,开发随后 + +### 2.1 理解清楚需求再动手 + +由于我们的需求文档通常由老板和总监编写,没有专职人员完善需求细节,因此某些需求描述可能比较模糊 +这种情况下,如果对业务理解不深,很容易导致开发的功能与实际需求不一致,最终需要重做 + +因此,我们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积累对业务的理解,至少要达到能发现需求歧义的程度 + +有歧义是正常的——老板和总监对业务太熟悉了,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某些理解是理所当然的; +而对业务不熟悉的人,从需求文字字面出发,确实可能产生不同理解 + +发现歧义时,请及时咨询我或旭诚,问清楚具体要求,一定要完全理解需求后再开始开发 + +### 2.2 设计清晰方案再动手 + +除了业务需求,在开发前我还应该梳理清楚技术形式、模块拆分和实现方式,以最简洁的方案实现需求,切忌盲目开工,为求速度而书写毫无章法的代码 + +如果不重视工程质量,因为前端代码过于灵活,一段时间后代码混乱到无法维护了,就被迫需要重构,我们应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+ +只关注结果产量而不重视工程质量,这种代码是会被要求返工重写的 + +## 3 用户体验是工作的一部分 + +用户体验是我们前端开发者需要主动思考的问题,这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+ +我们公司的用户体验价值观是:**宁可技术实现复杂一些,也要让用户操作尽可能简单** + +这不仅仅是口号,我们有着深入的实践经验: + +### 3.1 前端技术密集型案例 + +我们电子秤开票界面,有个支持全键盘操作表格,有众多客户反馈,我们经过讨论确认后,专门开发的用户体验改进功能 + +这个表格看似简单,用起来也简单,这正是我们的目标 + +但在技术层面,它是表格和表单的复合体,支持表格回车自动加行、方向键自由切换不同组件的焦点,以及表单验证等,集众多复杂功能于一体 + +### 3.2 业务复杂型案例 + +建档 app 中的"气瓶制造单位"选项 +用户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下拉选框,旁边有个【管理】按钮可以增减选项内容,功能表面上看是很简单的 + +但实际上,选项内容的变更需在同公司多个手机间同步,且这些厂家名称没有数据 ID,只能通过文字精确匹配 +同时,输入名称必须符合工商注册名称,不能使用口语化的俗称,否则档案上传监管平台会通不过 +还有,允许客户删除他们不需要的选项,仅从需要的厂家中选(对于新客户,支持一键恢复全国所有厂家,然后再慢慢删) + +这种复杂性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+ diff --git "a/_cursor.ai/\346\226\207\346\241\243\350\257\264\346\230\216.md" "b/_cursor.ai/\346\226\207\346\241\243\350\257\264\346\230\216.md" index 84ef597..e802d22 100644 --- "a/_cursor.ai/\346\226\207\346\241\243\350\257\264\346\230\216.md" +++ "b/_cursor.ai/\346\226\207\346\241\243\350\257\264\346\230\216.md" @@ -30,10 +30,6 @@ - [数据控制器基类](/src/components/_cursor.ai/rules/fit-base-pilot.mdc) - 表单验证规则 -> 注意:rules 文件夹需要进行初始化 -> 请双击项目根目录文件 `link-rules.cmd` 执行命令,将公共资源目录中的 rules 链接到编辑器中 -> 然后在编辑器设置中查看是否链接成功(CursorSetting > Rules > ProjectRules) - ## prompts 文件夹 prompts 存放我们主动提出的指令 -- Gitblit v1.9.1